中国网络日报网

从前方班长呼唤后方炮火说起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2-09-19
分享到: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英雄儿女》是最火的一部电影,特别是电影中王成那句“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的呐喊,感动和影响了数代人。现在回看这部战斗影片仍感慨万千,在为王成的英雄壮举而感动的同时,也为阵地前沿的班长直接呼唤后方炮火打击和支援的作战样式而叫好。据了解,在实际作战中,为了提升炮兵火力集群的精准打击能力,我炮兵阵地派出侦察班深入阵地前沿侦察敌情,由侦察班长使用专用通信手段,向炮兵指挥所报告火力点的具体坐标方位,炮兵集群根据标定位置立即对敌实施炮火打击,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在稍纵即逝的战场上,如果前沿炮兵侦察班长发现敌情后,不立即传报坐标方位引导后方炮火打击,像平时那样班长请示排长、排长请示连长、连长请示营长,再逐级向上请示团长或旅长,一套报批程序走下来,就会贻误战机,要么敌人转移阵地逃之夭夭,要么被敌人发现对我实施炮火反制,造成被动局面,甚至改变战场状况。

平时工作虽然没有战时那么紧急和特殊,但战场上前方班长直接呼唤后方炮火的作法,对各级提高行政效率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和启迪作用。

近些年来,各级以纠正“四风”为牵引,大力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工作运转规范有序,办文办事提速增效。但也不排除存在公文传送变“龟速”、公权力运行有“内卷”的问题。如,有的文件层层批转长时间在“路上”,传到落实端已到了反馈情况的时间;有的向上级请示报告某项方案计划或推进措施,过五关斩六将,级级加码提意见,刷存在感,本来很简单的事情,因意见不一使执行者无所适从;有的上级安排部署某项工作,级级往下传达,本来10句话的内容传到执行者就成了一句话,信息不对称,工作难对路;有的能口头说清的非要写成文件,秒办的事情拖半天。还有的一线办事人员说,起草一份公文或领导讲话,向逐个领导送审,找相关部门联审,起草用了两天时间,在“路上”至少跑个十天八天的,如果哪个审签领导不在,就会让文稿“多飞一会儿”。

诚然,机关行文办事关口多有其利处,能够使更多的人参与其中掌握情况,同时多一道关口把关也有利于提高办文质量;但也有其弊端。层层把关,级级请示,影响了办事效率,也是责任感缺失的表现。有的怕担风险,认为层层请示就是最保险不容易出错的办法,请示报告搞多多益善,有了成绩可揽功,有了问题能推过;有的不严格把关,时常出现一个文件多个领导签字、还有错别字的事情;还有的“硬”把关,在文稿上作了一些画蛇添足的修改,逐级把关修改后又回到原稿的事情时常发生。如此推磨拉碾式的原地转,暴露出有的办事机关空转、虚转,作风飘浮等问题。机关工作效率慢一分,下面执行落实就会落下一大截,机关形象就会受损一分。

早在20世纪70年代未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就严厉批评“公文旅行”现象。他说:“为什么非把文件传过来传过去,尽画圈,还不是官僚主义?”要强化办公效率。办事机关决策的每一件事情,拟办的每一个文书,都事关经济社会发展,事关人民群众利益。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自觉做到“事不隔夜、文不过天、即交即办、日清日结”,不能因层层签字级级审而耽搁了最佳落实时间。

要化繁为简。一切从实从简,该走的程序一定要走到,没有必要走的程序坚决简化。如,一般业务性工作可以采取一对一、点对点的方式,由具体承办者报分管领导直接审定,特别重要的工作再报主要领导,最多“走三关”。遇到紧急事情,如果领导不在,边办理边报告,或者“先斩后奏”、事后报告,决不能因找不到哪个领导签字而迟滞行动。

要提高工作质量。有的行文办事之所以层层过关,其中一条原因,就是有的领导对部门或处室工作质量心里没底、“放心不下”。要提高能力,压实责任,对重大事项安排,集中一批能抓会写的人员起草初稿,亦可采取研讨式的工作方法,召集有关负责人和具体承办者集体研究论证,形成科学正确的推进路径和落实意见,拟制的文案就不容易跑偏,过关审核就会顺畅、少走弯路。

要发挥网络效应,提高行政效率,改变“公文旅行”旧模式,一是上级发文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发到执行者,不必层层转发;二是倡导无纸化办公,文件起草者直接从网上传输到决策者,减少中间环节,如此可以大幅度提高行政效率。

要严肃追责问责。有的地方在工作审批中设置不必要的层层关卡,看似为了规范工作,实则为了彰显权威、推卸责任。要明确责任,规范文件办理审批程序,加强文件跟踪督办,对因程序复杂关口多、对因慵懒散拖而造成不良后果的,要依规依法追责问责,以问责加快公文流转,推动各项政策措施快速落地见效。(刘学农)

责任编辑: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