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日报网

PDF版下载      上一版     下一版
版权声明
 《中国新闻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新闻日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本社及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新闻日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本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心存善念挑日月 博施济众著春秋

——晋商李氏家族修德为善兴业发展的现实意义

中国新闻日报:2020-09-11-( )
分享到:

一座院落,诉述着一个名门望族的兴衰更替;一条扁担,承载着几代草根创业的奋斗历程;一段异域爱情,谱写着一对中西合璧的浪漫佳话; 一口赈灾大锅,镌刻着百年晋商李氏家族的修德善行。

景区大门

位于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阎景村的李家大院,始建于清道光年间,距今200年。200年来,李家大院以它古朴多样的建筑风格、开放思变的兴家理念、丰富厚重的文化气息,吸引着世人关注的目光。尽管经历了多次的社会动荡,大院的主体建筑保存基本完好,让人们得以触摸,感受黄河岸畔上一位农民、一个农家曾经的艰辛与辉煌,从中体会“善文化”深邃和现实意义。

一、信义兴业路

李氏家族祖籍陕西省韩城县相里堡村。明永乐年间,因当地遭灾,一位名叫相里百泉的人,只身漂流,东渡黄河,落户于山西省万泉县(今万荣县)薛店村,以缠簸箕扎罗底为生。当手头稍有积攒时,开始置田买地,耕耘劳作,成家立业。当地人叫相里姓不习惯,就简称他为“老李”,时间一长演变为李姓。

明末年间,第八代的李永山迁居万泉县人口较多的阎景村,以农耕为主,并兼及小手工业。1821年,第十三代李文炳开始弃农经商,做起了逢集赶会摆卖土布的生意。1823年,李文炳捕捉到陕西靠近宁夏、内蒙的靖边、安边、定边一带因自然条件限制,不能种植棉花,布匹奇缺的商机,便组织马帮托运土布跑“三边”,返回时捎上皮货、药材、杂货等,被人称为“边客”。

家训传承

1827年,为了进一步拓展业务,李文炳便将两个弟弟李文阶、李文蔚带出,开始在“三边”设立庄点,并在定边县凝条梁镇开设店铺,开始到河南禹州、湖北枣阳一带批量收购土布,还捎带收购茶叶、杂货到“三边”出售,又将“三边”的皮货、药材驮回内地销售。1830年,李文炳、李文阶、李文蔚三兄弟分别在阎景村创建“通顺诚”、“通顺兴”、“敬信义”商号,从现买现卖的小商人转为批零兼营的坐商,后来又在解州关帝庙附近成立了“敬信义”分号。

1852年,“敬信义”商号生意再次扩大,分号逐步发展到西安、平凉、兰州。1865年前后,李家兄弟不仅在总号中入股经商,还利用分红所得又各自发展商号。李文阶在阎景村创建“长寿东”,以经营川广药材杂货为主,“公生明”、“长恒东”、“长丰东”商号,以收购棉花为主;在绛州设立钱庄,以汇兑业务为主;在襄汾古城设立“恒记药店”和粮店,购销中草药和粮食。李文蔚的商号主要向西安、兰州、银川、西宁、包头一带发展,后又在上海、天津、武汉、北京、太原等地设有常年庄点。李家人乘马车去陕、甘、宁、蒙等地日行六十里,沿途食宿均在自己店里,银川的“敬义泰”商号,后来发展为宁夏八大商号之首(现为中华老字号)。

善影壁

第十四代“敬”字辈、第十五代“道”字辈时期(1870-1930),李氏家族的生意已遍布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内蒙、湖北、河南、上海、北京、天津等15个省市、40个地县,共100多个店铺。经营项目有布匹、食盐、日杂百货、皮货、京货、药材、茶叶、绸缎等,并生产加工销售糕点、玫瑰露酒、枸杞酒、黄酒、酱菜、酱油、陈醋等。为方便经商,又在各地开设钱庄、票号汇兑业务。留学回国的第十五代李道行还牵头在秦晋两省各地开办或入股经营铸造厂、纺织厂、帆布厂、花厂等。抗日战争期间,日寇窜进李家大院,李家人逃散四方。

二、 善行美誉传

李氏家族由陕入晋,辛勤劳作,耕读传家,后由农入裔,创办工业,成为一方巨富。他们富而有德,乐善好施,主动担当社会责任,开展义修池塘、公路,义建校舍、育婴堂等系列公益活动,推动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改善了当地百姓生产生活条件,善行美誉广为流传。

据学者畅旺学、吕美莹所著《李家大院善文化》一书记载:                         万泉县地处黄土高塬,十年九旱。为解决村民吃水问题,李家出资牵头组织全村人打深井,同时,为救济方圆村内的贫困户,公告明示:“不管来自何地,只要参加修池者,每人每餐一大碗烩菜,两个大蒸馍。”结果,原猗氏、万泉、临晋、荣河等县的饥困者都来阎景村修池度荒。经过两年施工,南池竣工告捷,阎景村从此没有缺过水。邻村的村民在天旱时也到阎景村南池担水饮用。

李氏家族虽富甲一方,平素对家乡百姓的帮扶救助从未间断。当地百姓家中的婚丧嫁娶或日常困难之事,李家总要设法尽力予以周济扶助,使平民百姓倍感温暖,更促进了乡邻闾里的和睦。民国年间,阎景村有二三十户因家寒地少养不起牲口。李道行家的马厩每天都留有四五头牲口,借村民磨面、耕地使役。谁家想用牲口,只要给长工头打个招呼,就给以安排使用,从未收过一点回报,(按当地乡俗,凡用人家牲口磨面,用后送一小簸箕麦麸)。对冬季下雪、夏季雨天道路泥泞难行需用牲口者,李道行都有求必应,鼎力相助。李道行家常备有两辆高级马拉轿车,一辆自已用,一辆供村民和亲朋使用。如果他人有急事,轿车调不过来,李道行就把自己坐的轿车让给村民使用。

民国十七年(1928年)、十八年(1929年),山西连逢大旱,秋未收,麦未种,树皮草根,采剥食尽,室内鼠绝,死人无算,饿殍载道,白骨曝日,悲惨之状,处处皆是。晋南遭灾最为严重,斗麦银元四元,入冬又逢奇寒,冻死牛羊无数,方圆百姓嗷嗷待哺。李氏家族众兄弟见此情景,心急如焚,李道升、李道行、李道在、李道荣、李道临等决定竭尽全力,救民于水火。先后赈济河东十七县灾区每县1000银元,给河东旱灾救济总会捐款10000银元,对本县、本村及原籍薛店村特别救济4000银元和2000银元。并在薛店村家庙、阎景村祖师庙、运城池神庙三处设粥场舍饭,要求赈灾的粥必须熬得能立起筷子。当时薛店村、阎景村的村民全部造册登记,届时鸣钟,村民自带碗筷,一日三餐不限量,吃饱为止。数月过后,李家的粮囤已挖空。李家众兄弟便每天派四辆马车,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购粮,不问价钱多少,装满就回。李家不再做饭,家里所有男丁、女妇、佣人都到粥棚排队领粥,无一人例外。有时粥发完了,他们就以又黑又干的锅巴充饥。同时要求家里不论男女老少一律换上土布衣衫,把绸缎衣服收好,等哪一天银子接济不上,便拿去换粮食。这次赈灾直至第二年秋收后家家有粮吃粥场方才解散。李家为此欠下一大笔外债。当时山西省政府主席阎锡山为李氏家族颁发“博施济众”牌匾一块,以示褒彰,同时又上书国民政府,给以褒荣。原万泉县县长亦颁“乐善好施”牌匾进行奖励。李家不吝家财、赈灾救荒的善行美德很快传遍晋、秦、豫等地。

民国六年二月十八日,李道行的父亲李敬修去世。方圆百里的百姓听说一生积德行善的“李善人”去世了,都纷纷前来吊唁。为了表示孝心,替父行善,李道行向万泉县南片和西片三十六个村村长发了“哀启”贴,上面写道:葬父期间,舍饭十天,凡家贫者,请来就餐。每天两餐供饭,每餐每人一大碗烩菜,两个大白馍。一时间,周围数十里的村庄有千名饥困者来李道行家用饭。葬父期间,李道行坚持遵父遗言,丧事从简,不收礼金。下葬时,许多人劝李道行为父亲陪葬些金银财宝等贵重物品,但李道行只陪葬了十匹土布。并说:“金银财宝乃身处之物,先祖以土布起家,历经数代艰辛,才有这尺寸之业,可不能忘本呀!"文革期间,一些造反派们认为李敬修的坟茔里定有财宝金银,并组织人挖坟寻宝。谁知挖开坟墓后,所有人大吃一惊,棺材里只有未烂的土布,并无金银财宝。

王和君是李家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女性。王和君生于中医世家,善于用火针、拔罐医治风湿病、肩周炎等疾病,而且妙手回春,从不收取分文。民国十九年,晋南一带瘟疫流行,村里的老百姓害怕传染,人人自危。如有一人有疾,全家都要避开,有的家父子夫妻难以相看。为了保全村民性命,王和君从运城购回“十滴水”(防疫用),免费向全村户户发放,以度疫情之灾。王和君对患者的家人说:“瘟疫是可以防治的,不会相互传染。你们抛弃他,这是要置他们于死地。”在王和君的努力下,村里百姓相互关怀体贴,丢弃病人不管的现象没有了。为了表示对王和君的尊重,村民为其送上“悬壶济世、慈母懿德”牌匾一块。

李氏家族第十四代“敬”字辈的李敬修,把自己积攒下的大量家财拿出来,全都用在兴学上。李敬修在本村修建了一所小学校,房舍整齐,钱全是自己子出的,每年还拿出三十两银子给学校做补助经费,从而使寒家子弟全部得以上学读书。他要求全家妇女全部都要读书学习,并时常讲给她们做人的大道理。凡遇到公试、朝考中相认识的人,李敬修都要多多地赠给路费。亲戚朋友中家里贫穷的后生,李敬修一定要劝其继续到学校学习,并且每年都会付给他们学费和膳食费。

1907年,李道行留学英国,住在格拉斯哥市码头一个旅馆。旅馆老板膝下有一女,名叫麦克蒂伦,年方十七。随着生活中的交往增多,李道行与麦克蒂伦两人互生爱慕之情。1911年,李道行书信征得父母同意,便与麦克蒂伦在英国结为伉俪。1914年,麦克蒂伦不远万里随李道行回到李家,给这座古老的大宅院带来了欢乐和生机。为了让本村的孩子全部得以上学读书,在李道行的帮助下,麦克蒂伦出资在闫景村修建了一所小学校,并每年拿出三十两银子以做补助经费。她又来到小学校任英语老师,还托人从太原购回一架钢琴,教孩子们学习音乐和唱歌。那时,人们经常能听到从学校传出孩子们叽哩咕噜的读书声和悦耳动听的歌声。

民国初年,李家在原汾城县(今襄汾县)古城开设“恒记药店”,专门经营中药材。“恒记药店”常备有治疗眼疾和喉症的各种丸药、膏药。凡上门购药者,一律免费赠送,施舍给需要的病人。据不完全统计,“恒记药店”施舍的丸药、膏药每年花费两万块银元以上,治愈各种病人近十万人。

民国十七年、十八年,经过连年干旱,许多家连吃饭都成问题,哪里有麦子下种。为了抢种,李道行亲自来到汾城县,以自家的商铺、药铺作抵押,购买了二百石麦种子,帮助许多无钱又无种子的人家。

三、善文化价值

岁月失语,惟院留言。一首“人之初来性本善,李家善事千千万。家就住在孤山根,善行天南和地北”的民谣至今广为流传。李氏家族从清末至民国,三代百年行善,其“善无大小、善无多少、善不止境、善不等待、善不图报”的善行观,给千秋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李家人历世乐善的义举让人肃然起敬,李家人遵古“忠恕 ”的家规家风至今还有参照的意义。李家大院不只是一个晋商大院,它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善文化的活教材。

李氏家族在明朝永乐年间至清末民国,演绎了一个从落荒者成长为富商大贾 ,从贩卖土布发展为实业大家,从亦农、亦商、亦工转化为慈善世家的传奇故事。辛亥革命后,晋商很快走向衰亡,而李氏家族却如日中天,生意兴隆,名扬四海,其以传统农业聚集资本,进而转入商业领域,又由于思想开放和积极进取,成功进入近代工业领域,转化为民族资本家,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家族经济发展的三步跨越,这在同一时期并不多见。李家大院正是这一历史阶段的实物见证,是研究、展示晋商发家、发展的活字典,弥足珍贵。

李家大院作为晋商宅院的典型代表,其建筑大多有明确的年代题记,生动反映了清代至民国时期晋商的居住形态,直接见证了晋南地区的乡土生活,可作为社会学、民俗学、建筑学、工艺美术等不同领域的研究对象,是非常珍贵的历史遗存,更是展示、研究晋南古民居建筑的活化石。

一个平凡家族,百年数代行善,虽然表达爱心的方式是多元的,但不论是点点善行,或是滴滴善举,都在经年累月地真切演绎着人间大爱。其精神内涵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先进文化的体现,反映的是根植于中国人内心的修养,是无需提醒的人性自觉,是利他利天下的伟大情怀。这种无围墙,无国界,无语言障碍的善心义举,与寻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源同辙,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脉相承。   

运城市河东文化研究中心   主 任  李 虎

山西唐风晋韵实业有限公司  董事长  林昌应